302个消防站+371队专案组江西赣州通过基层消防管理“最后一米”
近年来,江西赣州消防救援队创新推进消防队站力建设、基层消防监督管理等工作,构建乡镇消防“一队”(乡镇消防处、政府专职消防队)新格局,开辟了基层消防管理改革发展新路。 截至7月26日,赣州市20个县(市、区)全部成立消防安全服务中心,302个乡镇(街道)、城市社区管委会等全部覆盖消防站建设,与首批建设的371个政府专职消防队共同支撑基础消防安全管理力量,基础消防管理的
加强顶层设计基层管理“新蓝图”
赣州消防救援队自2018年以来,在全市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371个,实现“乡有消防队”目标的基础上,采取“防早防小防初”相结合、乡镇(街道)消防站建设配套重大举措,打造基层消防监管力量建设新
小组多次向赣州主要领导等作专题报告,督促赣州市政府出台三个政策性文件,支持构建城镇“一营一中心”和乡镇“一队一队”发展格局。 协调多个部门进行专题部署,把省政府赋予权力的三个事项作为乡镇必办项目,定期安排和通报,在政策和操作上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在此基础上,各县(市、区)以势利导,借势推进规范化管理、实体化运行,“开花结果”乡镇消防处赣南大地。
坚持在一定程度上掀起改革发展的“新高潮”
据悉,综合考虑各地经济总量、人口数量、火灾形势等因素,支队选择会昌县筠门岭镇、南康区东山街道、章贡区水东镇等作为试点。 支队主要负责人与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协商,制定试点建设方案,明确目标任务,共同研究对策措施。
2021年8月24日,“全省首家乡镇消防站”在会昌县筠门岭镇正式揭牌。 2022年2月23日,南康区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19个乡镇(街道)消防站集中揭牌成立,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乡镇“一队”的县(市、区)。
通过先摸纪律、积累经验,再在辖区内逐步复制推广,赣州全市形成了大幅提升基层消防监管力度建设的热潮,各地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乡镇电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。赣州市章贡区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及镇(街)消防处揭牌仪式。 赣州救援队供应图
赣州市章贡区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及镇(街)消防处揭牌仪式。 赣州救援队供应图
在推动揭牌成立的过程中,地方各级党委政府、有关部门单位都给予了大力支持。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、行业部门负责人,支队主官、分管领导、各班子成员共同出席揭牌仪式,营造抓消防站建设的浓厚氛围,凝聚党委重视、部门支持、基层落实的强大合力,组织领导、后续运作
据统计,经过先行先试,赣州全市共开设乡镇级消防站302处,累计执行专职消防工作编制人员693人。
加快实体运行提高基层监管的“新质量效应”
7月26日,石城县集中揭牌仪式结束,标志着赣州市20个县(市、区)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乡镇消防站全面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。
乡镇(街道)消防处实行“1+2+2”组织结构。 即由乡镇分管领导1人担任所长,配备专业消防事业编制人员2人担任消防安全监督员,招聘聘任制人员2人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员,根据赋权和委托执法事项依法承担乡镇)街道)消防监督管理工作。 综合保障方面,将运行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,统筹保障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福利、考核奖励等事项。
为全面推进实体化运行、规范执法,各地消防站建立管理运行、综合监管、考核奖惩等“三种机制”,实行联席会议、督办通报、咨询警示、联合执法、培训考核等“五项制度”,做到每日检查、每周考核2022年以来,县乡两级共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360余次,开展监督检查2900余次,督办指出火灾隐患3100余起,实施行政处罚106起。
深度融合打造团队“新格局”
支队从“防”、“灭”两个维度出发,推进371个覆盖城乡的政府专职消防队,与乡镇(街道)消防站一体化建设、融合发展、合轨运行,实现“所队一体化”。 明确消防处接收的消防救援大队和乡镇党政双重领导,按照“辖队”原则,协助辖区政府专职消防队管理,形成“1+1大于2”的聚合效应。
消防员向市民说明消防常识。 赣州救援队供应图
消防员向市民说明消防常识。 赣州救援队供应图据介绍,将支队探索的政府专职消防队“三员一队”工作模式与赋权执法、委托执法相结合,完善基层火灾隐患排查、移送、监管、整改等机制,实现消防安全“闭环”管理。 同时,进一步理顺乡镇消防处与县(市、区)消防救援大队、乡镇政府、公安派出所、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关系,确保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明确、机制畅通,系统完善,防灭一体,高效联动,与平战相结合
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支队将聚焦消防站实体化运行、规范化管理、规范化执法,在推进消地融合、所队一体、互联调度、综合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,不断优化基层监管模式,健全基层管理体系,增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