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人南面而听天下 ——探寻镇北台题刻“向明”的深意

广告位

中华文明五千年沧桑砥砺,战乱在时光中逐渐消解,文明则不断交汇融合。 “九边重镇”榆林,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…

中华文明五千年沧桑砥砺,战乱在时光中逐渐消解,文明则不断交汇融合。

“九边重镇”榆林,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之地。明成化十年,为了巩固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,这里建起了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的长城。在此后的岁月更替里,榆林长城和其他长城段落没有任何区别,承担着最基本的职能。直到有一人来到此地,他站在榆林长城的墙头说:“建一座高台吧”,于是,榆林长城的时光开始流动,风云逐渐变幻。

向明的出处和内涵

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,那么伟人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。镇北台修建时,在二层南墙的券门横额上雕刻着“向明”二字,为涂宗浚所书,出自《周易》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”,意为古圣先贤,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,面向光明而善治天下,表达了他一心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。

涂宗浚的历史功绩

明万历三十四年七月,此时,距离榆林长城建成已有一百三十余年,涂宗浚到榆林任职巡都御史,其对此地做出的贡献,用“向明”表达最为合适。那时的榆林战火纷飞,动荡不堪,百姓更是苦不堪言,据史料记载,他刚一赴任就平定三场战乱,为边关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其一,与火落赤战于旧安边塞;其二,与摆言太战于保宁堡;其三,与沙计战与高家堡,三战均取得了空前胜利。随后,又领兵镇守红山,逼迫漠南部落相继投诚,边关逐渐趋于安定。

此后,涂宗浚奏请明廷,请求驻守榆林,修建镇北台,监控款贡城、红山市的互市贸易,进而保边安民,威震北方。朝廷拨款一千二百六十缗,工程于万历三十五年四月动工,三十六年七月完工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马蹄踏着尘沙疾驰而去,一座镇守在边关百余年的镇北台拔地而起,榆林长城从此有了指引。

镇北台的缘起和价值

镇北台是明朝“隆庆议和”与“和平互市”的产物,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边防要塞之一,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的建筑之一,这里也成为明代长城上最大的军事观察所。位列长城三大奇观之一。它见证了“蒙汉一家”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。同时,它也是古代保护榆林的历史见证,为古代边关贸易、民族和谐作出了特殊的贡献。

在镇北台建成之后,涂宗浚曾经邀请自己的同僚好友登高望远,游览祖国边关的辽阔风景,远观“黄河如带,青山阴阴”,宛若云霄之间,不由地想起唐代张仁愿曾经修筑的三座受降城,于是在这辽阔天地,巍峨高台之间感叹道:“美哉,山河之丽,实乃先帝之伟业”。除了修建镇北台之外,涂宗浚对于黄河河套的军事防御也见解颇深,他曾言:“黄河以南之河套,历为我朝兵民屯住之地。不料戒备稍懈即被外族所据,若在成化之年,复建阴山南之受降城,增设墩堡,移戍固守。则屯可举,食可足,兵可强也”。涂宗浚学史明志,居安思危,他认为榆林镇从黄浦川至定边一千多里,像镇北台这样的险要地形诸多,均应修筑工事加强防守,若有敌来犯,我兵在墙台之上居高临下,张弓发矢,可保一方安定,家国平安。

在镇北台内的《镇北台记》石碑上,详细地记载了镇北台修建的起因、时间和过程。每当有人踏进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,便会从此深刻地了解到这片土地发展的前世今生,也会铭记历史伟人涂宗浚的丰功伟绩。历史伟人立于高山之巅,见大河奔涌;立于群峰之上,觉长风浩荡。从古至今,一位位伟人推动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变革,推开了上千年的沉疴与迷雾,让历史与文明缓缓而行。

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滚动,那国困民危,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,驾着过往的马车乘风而去,渐行渐远。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是文明的宝藏,更是厚重的责任,而一代又一代坚守责任的人们就如同炽热长明的火炬,点亮了不朽的时光,让这座汇集了所有虔诚与守护的边城,永远在红山之上熠熠生辉。

关于作者: 游客

为您推荐